boyu博鱼官方网站园林设计十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29 00:15:32    浏览:

[返回]

  boyu博鱼标题不规范,园林设计图标题不准确或图纸无标题。图例不规范,学生绘制的图纸图例不准确或无图例,如总平面图中无景点图例。平面图中无比例尺,指北针,标题栏,无法识读平面图中各园林要素的方位,尺寸、规划区域面积,制图人及制图日期等。字体书写不规范,不使用国家标准的长仿宋字,既不严肃,又不美观。

  尺寸标注不正确,线性尺寸及圆弧尺寸标注不按标准要求书写,尺寸单位不正确等。线型使用不正确,如建筑剖面图中被剖切到的部分轮廓线应用粗实线表示,主要可见轮廓线应用中粗线表示,次要可见轮廓线应用细实线表示,但有些学生常常粗、中、细不分。地形标高及坡度标注不正确,如图纸中室内与室外地坪形高标注不规范,道路坡度数字标注不正确。绘图线条不流畅,如绘制道路,水体线条曲线不光滑;针阔叶树和灌丛的叶缘线绘制太随意,不能反映树形特征;所有种植范围几乎都一样,无疏密层次。

  园林制图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开设,学生在这个时期尚未接触专业课,对于园林设计还处于懵懂状态,因此,对于园林工程图纸的理解及制图国家规范缺乏认识。由于园林制图课程以课堂讲授,课堂辅导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讲授以及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和答疑,而园林制图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学生不能对各类园林景观进行现场学习,实地测量,导致学生对园林组成要素的特点和表示方法不熟悉,空间尺度感不强,设计方案中不能用图例将造园要素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

  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各种作图手段识别和绘制园林设计图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园林设计课程打下基础,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准确并完整地绘制和识读一套园林设计图;园林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园林制图的绘图技巧表达园林设计思想、立意,将园林设计要素准确的表达在图纸上。然而,目前园林制图课程因教学条件的制约,学时的限制,教授的内容不够丰富,从园林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制图规范的内容相对欠缺;而园林设计课程多数内容只注重学生的设计主题是否新颖,设计思想是否合理,而忽略了制图的规范性,对学生图纸的规范性要求相对较低。

  3.1园林制图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园林设计要素的认知园林制图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按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进行绘制、识读园林设计图和园林施工图的能力。传统的园林制图课程缺少安排实践教学的环节,只是通过实验课让学生抄绘课后题及专业图,既简单、又枯燥。学生没有到园林绿地现场进行实地学习调研及测量,对于园林的要素及空间尺度感认知较差。为此,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园林制图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3.1.1通过小型园林绿地和园林建筑的测绘训练,提高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测绘应严格要求学生先绘徒手草图,再整理成一套完整的园林设计正式图,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平面图、种植设计图以及园林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透视图等。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既贴近实际,又能巩固所学的各种图示方法,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应用和提高,使制图课与后续专业设计课之间有机衔接,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拿一套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阅读,使其以工地技术员的身份查找出图纸中的错误。这样,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园林设计课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园林设计主题,设计思想及立意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园林制图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园林设计在课程设计辅导时,图面质量要求达到图面整洁、图线分明、字体端正、符合规范。

  3.2.2园林设计课程中将园林制图规范标准计入设计图的总体评分标准园林设计课程中强化学生对制图标准的意识,可将园林制图标准计入设计图总体评分标准。对园林制图的各项内容和制图标准制定相应的分数。如图纸的幅面,图框,标题不符合规范;图纸缺少指北针,比例尺或指北针比例尺不符合规范;图纸尺寸标注,地形标高的标注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图纸中线条粗细表达不准确,图面艺术性差等要扣除相应分数或等级下降等。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学生园林设计课程及毕业设计部分图纸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完成,导致徒手作图基础差的现象。因此,园林制图以徒手作图为主,园林制图课程中做好几何作图及专业图绘制两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绘图能力。通过园林绿地的测绘训练提高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测绘严格要求学生绘图规范。同时,园林设计课增加学生徒手作图的作业,减少计算机绘图作业,园林设计专业图中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植物种植设计图、竖向设计图、效果图等图纸要求手绘完成,图量达到1号幅面图纸7张以上。

  园林设计是研究运用艺术与技术方法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间的复杂关系,以达到自然和谐、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园 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 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它包括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从最初的植物栽植到稳定的植物群落组成,园林设计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周边 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等,切忌盲目设计,闭门造车。然而,当前有些设计者缺乏基本的职业素质,不以业主的要求为出发点,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和环境条 件,一味追求奢侈豪华,植物配置必有古木大树和大草坪,理水必有喷泉,铺装必有大理石等等,尽管在初期起到了整齐、壮观的震撼效果,但是因为缺乏生命力, 不能彭显自己的个性特色,使得这种设计只能昙花一现,时间一长,就暴露出各种问题。

  近年来,欧风、日风开始席卷中国园林设计领域。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园林绿地却包容纳了以水、常绿植物、柱廊为基本要素的欧洲园林和 以山水庭为特色的日本园林。诚然,欧洲园林和日本园林都有其各自的风格和精华之处,但是不分场地大小,不根据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一味追求猎奇,过分堆 砌,反倒将潮流化变为世俗化。

  植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园林植物为园林设计注入了血液。植物本身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以及多样性的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设计 的艺术性和层次感。园林景观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园林植物运用得当,对于园林设计无异于锦上添花,运用不当,则 画蛇添足。结合我们身边的实际案例,不难发现,有部分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不够专业,出现了以下问题:忽略对植物具体品种和规格的要求;或注重平面绿化, 或注重立体绿化,忽略二者的结合;忽略彩叶树种和常绿树钟的配置。

  园林景观是人化的自然,园林其实是一种被动艺术,随时接受游人的观瞻、评说和品位。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那些硬质铺装的大广场,空间足够宽敞,但是由于缺乏一 些功能性设计,比如供休憩的座椅、可以遮阴的树木等,使得该设计大而不实,游离于人的需求之外。还有有些园林小品的设计,缺乏与人们的沟通,或过于抽象, 人们难于理解表达的深意;或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深度不够、缺乏创新,与当地文化、历史不统一,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以人为本成了商业炒作的喊头或当作宣传的一句空口号。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人本自然是园林设计的精髓。园林设计中的筑山、叠石、理水、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难免会对自然环 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和破坏,但是过于追求大手笔大动作,开山劈石,挖河注水,或是用乔木、灌木、草木、地被大肆配置复层结构模式,提高绿量,标榜 所谓的“生态园林”,所有这些都出于控制自然的理念,违背了师从自然、改造自然、归于自然的原则,势必功亏一篑。

  3.1设计者应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职业道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平和宁静的心态来对待设计

  设计者既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精髓,又要学习国外园林的精华,理解角色定位,坚守心灵净土,摒弃市场化、利益化、浮夸化、形式化,格守职业情操,紧跟时代步伐,一切以自然、生态、人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文出令人们满意的作品。

  欧洲园林以规则和对称为其特征,中国园林则以自然、淳朴为其特色。园林设计中的因地制宜原则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貌,因山势,就水形,达到景 自境出,并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确立主题。与颐和园毗邻的圆明园,原先的地貌是自然喷泉追布,河流纵横。圆明园根据原地形和分期建设的情况,建成平面 构图上以福海为中心的集锦式的自然山水园。由于因地制宜,适合于各自原地形的状况,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佳作。

  园林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的方面很多,有水利boyu博鱼官方网站、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问题,涉及到各每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种植花草树木,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植物的喜阳、耐阴、耐早、怕涝等不同的生态习性,根据植物的花期、色相、姿态等进行合理配置。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创造出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的游憩境域,既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又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需 要。因此,园林设计应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正确定位,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创造出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乐爱好的游人的需要的作品,确保形式服从功能,功能体现人情味。

  设计者不能跳出当地环境,孤立地进行设计;也不能违背立地条件,大刀阔斧地改造自然。生态主义设计意味着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人为的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以生态学的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将是园林设计发展的趋势,并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始终。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才能协调,群落结构才能稳定。

  当前,我国的园林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设计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园林设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是 变化的,我们不能以固有的传统思想去理解,也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追求潮流,设计者应本着务实、和谐的原则;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的 工作态度,不断创新,适应形势发展,创造出稳定的、长久的、时尚的、超前的园林作品。

  对了专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传统是的教学方法一般以教师作为课程讲述的主题,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之相反的互动式教学将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执行者、参与者、反馈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园林设计》课程的应用不但符合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了学生的学习要求。

  首先在讲述如何在《园林设计》课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园林设计的性质和特点。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它包含文学、艺术、生态、工程建筑、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将诸多理论内容融合在一起,并指导实践。

  其次我们应正确认识我们在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一贯以来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述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采用“满堂灌”式教学,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很少,使得学生逐渐养成不爱思考的学习态度,也进一步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第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核分数,导致学生注重背书,以通过考试取得高分为学习目标,有的学生甚至只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学校和教科书,对世界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不能适应社会高分而低能。

  互动式教学的概念互动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以教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影响到老师,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管理人才。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园林设计》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以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法、实践讨论法三个部分来展开教学工程。

  1.案例分析法为了丰富实际教学,教师可以引入经典案例来丰富实际理论,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从而将理论知识得以掌握。在讲述经典案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实际案例中的优势和缺点。

  2.项目驱动法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体,将知识点融入整个过程之中,项目一般来之真实课题或教师设计,如在城市选取已有园林或空地进行设计,或以虚拟场地进行设计,教师将地址概况简单向学生介绍,让学生通过对拟定场地进行现场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自己分析调研结果,完成设计草图,制定设计方案,完成独立设计并成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在调研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草图阶段与学生交流选定最佳方案,在方案制定阶段及时指点学生的错误或问题,在最终设计成图阶段教师则应作为一个最为挑剔的审核者。

  1)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文景观。这些要素中植物是园林中的主体,地形、地貌是植物生长的载体,这二者在园林中以自然形式存在。不经过人为干预的自然要素往往是最原始的产物,其艺术性往往达不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建筑在园林中是人们根据其使用的功能要求出发而创造的人文景观,这些景物必须与天然的山水、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合于自然中才能实现其功能要求。

  以上三方面的要素在布局中必须统一考虑,不能分割开来,地形、地貌经过利用和改造可以丰富园林的景观,而建筑道路是实现园林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将生命赋予自然,将绿色赋予大地,没有植物就不能成为园林,没有丰富的、富于变化的地形、地貌和水体就不会满足园林的艺术要求。好的园林布局是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既有分工又要结合。

  2)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园林的形式是由园林的内容决定的,园林的功能是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休息娱乐场所,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起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只从这一方面考虑其布局的方法,不从经济与艺术方面的条件考虑,这种功能也是不能实现的。园林设计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原理为依据,以园林的使用功能为目的。只考虑功能,没有经济条件作保证,再好的设计也是无法实现的。同样在设计中只考虑经济条件,脱离其实用功能,这种园林也不会为人们所接受。因此,经济、艺术和功能这三方面的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只有把园林的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功能与园林的经济要求及艺术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解决,才能实现创造者的最终目标。

  3)起开结合,多样统一对于园林中多样变化的景物,必须有一定的格局,否则会杂乱无章,既要使景物多样化,有曲折变化,又要使这些曲折变化有条有理,使多样的景物各有风趣,能互相联系起来,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在我国的传统园林布局中使用“起开结合”四个字来实现这种多样统一。什么是“起开结合”呢?清朝的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指出:布局“全在于势,势者,往来顺逆之间,则开合之所寓也。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一面又思生发,则时时留有余意而有不尽之神,……如遇绵衍抱拽之处,不应一味平塌,宜思另起波澜。盖本处不好收拾,当从他处开来,庶棉平塌矣,或以山石,或以林木,或以烟云,或以屋宇,相其宜而用之。必于理于势两无妨而后可得,总之,行笔布局,一刻不得离开合。”这里就要求我们在布局时必须考虑曲折变化无穷,一开一合之中,一面展开景物,一面又考虑如何收合

  (二)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园林布局除了从内容出发外,还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我国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的观点,他在《园冶》中指出:“因者虽其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因”就是因势,“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蓄水,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这种观点实际就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最好典范1)地形、地貌和水体在园林中,地形、地貌和水体占有很大比例。地形可以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凹地等。在建园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对于低凹地区,应以布局水景为主,而丘陵地区,布局应以山景为主,要结合其地形地貌的特点来决定,不能只从设计者的想象来决定,例如北京陶然亭公园,在新中国成立前为城南有名的臭水坑,电影《城南旧事》中讲的就是这一地区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改善该地区的环境条件,采用挖湖蓄水的方法,把挖出的土方在北部堆积成山,在湖内布置水景,为人们提供一个水上活动场所,这样不仅改造了环境,同时也创造出一个景观秀丽、环境优美的园林景点。如果不是采用这种方法,而是从远处运土把坑填平,虽可以达到整治环境的目的,但不会有今天这样景观丰富的园林。

  在工程建筑设施方面应就地取材,同时考虑经济技术方面的条件。园林在布局的内容与规模上,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条件。在选材上以就地取材为主,例如假山置石,在园林中的确具有较高的景观效果,但不能一味追求其效果而不管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否则必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宋徽宗在汴京所造万寿山就是一例:据史料记载,“公元1106年,宋徽宗为建万寿山,于太湖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折墙,数月乃至”,最终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北京颐和园中的“败家石”(青芝岫)的来历也是如此。

  建园所用材料的不同,对园林构图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这是相对的,非绝对的,太湖石可谓置石中的上品,并非必不可少,例如北京北海静心斋的假山所用石材为北京房山所产,广州园林的假山为当地所产的黄德石等均属就地取材的成功之例。

  2)植物及气候条件中国园林的布局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在树种选择上应以遮阳目的为主,而北方地区,夏季炎热,需要遮荫,冬季寒冷,需要阳光,在树种选择上就应考虑以落叶树种为主。

  在植物选择上还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乡土树种为主。如果只从景观上考虑,大量种植引进的树种,不管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其结果必是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植物对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必须考虑,特别是植物的阳性和阴性,抗干旱性与耐水湿性等,如果把喜水湿的树种种在山坡上,或把阳性树种种在庇荫环境内,树木就不会正常生长,不能正常生长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园林布局的艺术效果必须建立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之上。

  园林布局还应注意对原有树木和植被的利用上。一般在准备建造园林绿地的地界内,常有一些树木和植被,这些树木或植被在布局时,要根据其可利用程度和观赏价值,最大限度地组织到构图中去。正如《园冶》中所讲的那样:“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基,砍数、丫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难成。”其中心思想就是要对原有植被充分利用,关于这一点,在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得到了肯定,例如北京朝阳公园中有很多大树为原居住区内搬迁后保留下来的,此公园于1999年建成,这些大树,在改善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们多数以“孤赏树”的形式存在,如果全部伐去重新栽植新的树木,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不会很快达到理想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植物的布局中,还必须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一般新建的园林,由于种植的树木在短期内不可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布局中应首先选择速生树种为主,慢生树种为辅。在短期内,速生树种可以很快形成园林风景效果,在远期规划上又必须合理安排一些慢生树种。关于这一点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已有前车之鉴,一般居住区在建成后,要求很快实现绿化效果,在植物配植上,大面积种植草坪,同时为构图需要,配以一些针叶树,绿化效果是达到了,但没有注意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每到夏季烈日炎炎,居民很难找到纳凉之处,这样的绿地是不会受欢迎的。因此,在园林植物的布局中,要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boyu博鱼官方网站,既考虑远期效果,又要兼顾当前的使用功能。

  3)主题鲜明,主景突出任何园林都有固定的主题,主题是通过内容表现的。植物园的主题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对植物进行鉴定、引种、驯化,同时向游人展示植物界的客观自然规律及人类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的知识,因此,在布局中必须始终围绕这个中心,使主题能够鲜明地反映出来。

  在整个园林绿化工作中,绿化固然重要,但必须有重点,美化才能实现其艺术要求园林是由许多景区组成,这些景区在布局中要有主次之分,主要景区在园林中以主景的形式出现。

  在整个园林布局中要做到主景突出,其他景观(配景)必须服从于主景的安排,同时又要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配景的存在能够“相得而益彰”时,才能对构图有积极意义,例如北京颐和园有许多景区,如佛香阁景区、苏州河景区、龙王庙景区等,但以佛香阁景区为主体,其他景区为次要景区,在佛香阁景区中,以佛香阁建筑为主景,其他建筑为配景。

  配景对突出主景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从对比方面来烘托主景,例如,平静的昆明湖水面以对比的方式来烘托丰富的万寿山立面。另一方面是从类似方式来陪衬主景,例如西山的山形、玉泉山的宝塔等则是以类似的形式来陪衬万寿山的。

  突出主景常用的方法有:主景升高、中轴对称、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重心处理及抑景等,其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五节内容(四)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园林是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之一,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规定性。园林必须有一定的面积指标作保证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时园林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周边环境必然存在着某些联系,这些环境将对园林的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北京颐和园的风景效果受西山、玉泉山的影响很大,在空间上不是采用封闭式,而是把园外环境的风景引入到园内,这种做法称之为借景,正如《园冶》所讲“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这种做法超越了有限的园林空间。但有些园林景观在布局中是采用闭锁空间,例如颐和园内谐趣园,四周被建筑环抱,园内风景是封闭式的,这种闭锁空间的景物同样给人秀美之感。

  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一是指园林功能的内容在不同时间内是有变化的,例如园林植物在夏季以为游人提供庇荫场所为主,在冬季则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园林布局还必须对一年四季植物的季相变化作出规定,在植物选择上应是春季以绿草鲜花为主,夏季以绿树浓荫为主,秋季则以丰富的叶色和累累的硕果为主,冬季则应考虑人们对阳光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指植物随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变化,直至衰老死亡,在形态上和色彩上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必须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植物有衰老死亡,而园林应该日新月异

  (一)静态风景布局静态风景布局静态风景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赏到的,因此,其观赏位置和效果之间有着内在的影响。

  (1)景物的最佳视距一般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30cm,对景物细部能够看清的距离为40m左右,能分清景物类型的视距在250~300m左右,当视距在500m左右时只能辨认景物的轮廓,因此,不同的景物应有不同的视距。

  (2)视域正常的眼睛,在观赏静物时,其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能看清景物的水平视角在45.以内,垂直视角在30.以内,在这个范围内视距为景宽的1.2倍。在此位置观赏景物其效果最佳,但这个位置毕竟是有限的范围boyu博鱼官方网站,还要使游人在不同的位置观景,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需预留较大一个空间,安排休息亭榭、花架等以供游人逗留及徘徊观赏。

  园林中的景物在安排其高度与宽度方面必须考虑其观赏视距问题。一般对于具有华丽外形的建筑,如楼、阁、亭、榭等,应该在建筑高度1倍至4倍的地方布置一定的场地,以供游人在此范围内以不同的视角来观赏建筑。而在花坛设计中,独立性花坛一般位于视线之下,当游人远离花坛时,所看到的花坛面积变小,不同的视角范围内其观赏效果是不同的,当花坛的直径在9~10m时,其最佳观赏点的位置在距花坛2~3m左右,如果花坛直径超过10m时,平面形的花坛就应该改成斜面的,其倾斜角度可根据花坛的尺寸来调整,但一般在30.~60.时效果最佳,例如北京广场的花坛,其中1997年以万众一心为主题的花坛,其直径近百米,且为平面布置,所以这种花坛从空中俯视效果要远比在广场上看到的效果好得多。

  在纪念性园林中,一般要求其垂直视角相对要大些,特别是一些纪念碑、纪念雕像等,为增加其雄伟高大的效果,要求视距要小些,且把景物安排在较高的台地上,这样就更增加了其感染力。

  2)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在园林中,景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景物要在不同的位置来观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1)平视风景平视风景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在以视平线.范围内,观赏这种风景没有紧张感,给人一种广阔宁静的感觉,在空间的感染力特别强,这种风景一般用在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在园林中常把要创造的宽阔水面、平缓的草坪、开辟的视野和远望的空间以平视的观赏方式来安排。

  (2)仰视风景一般认为当游人在观赏景物,其仰角大于45°时,由于视线的消失,景物对游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特别雄伟、高大和威严感。这种风景在我国皇家园林中经常出现,例如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建筑群体中,在德辉殿后面,仰视佛香阁时,仰角为62.,使人感到佛香阁特别高大,给人一种高耸人云之感,同时也感到自我的渺小。

  仰景的造景方法一般在纪念性园林中常使用,纪念碑、纪念雕塑等建筑,在布置其位置时,经常采用把游人的视距安排在主景高度的1倍以内的方法,不让游人有后退的余地,这是一种运用错觉,使对象显得雄伟。

  我国在造景中使用的假山也常采用这种方法,为使假山给人一种高耸雄伟的效果,并非从假山的高度上着手,而是从安排视点位置着眼,也就是把视距安排很小,使视点不能后退,因而突出了仰视风景的感染力。因此,假山一般不宜布置在空旷草地的中央。

  (3)俯视风景及效果当游人居高临下,俯视周围景观时,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这种风景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这种风景一般布置在园林中的最高点位置,在此位置一般安排亭廊等建筑,居高临下,创造俯视景观。

  另外,在创造这种风景时,要求视线必须通透,能够俯视周围的美好风景,如果通视条件不好,或者所看到的景物并不理想,这种俯视的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北京某公园原设计一俯视风景,在园内的最高点安排一方亭,但由于周边树木过于高大,从亭内所看到的风景均为绿色树冠所遮挡,无法观赏到园内美好的景观。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上三种风景在园林布局中要很好地结合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平地、山地、河湖等地形变化,创造成仰视、俯视和平视的风景,使富于变化的风景为游人创造欣赏不同风景效果的条件。杭州园林中著名的“三潭印月”为平视效果,“灵隐韬光”为仰视风景,而华山、泰山等为著名的俯视风景。

  1)开朗风景所谓开朗风景是指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穷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同时可以使人感到目光宏远,心胸开阔,壮观豪放。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返”。正是开辟空间,开朗风景的真实写照。

  开朗风景由于人们视线低,在观赏远景时常模糊不清,有时见到大片单调的天空,这样又会使风景的艺术效果变差,因此,在布局上应尽量避免这种单调性。

  在很多园林风景中,开朗风景是利用提高视点位置,使视线与地面形成较大的视角来提高远景的辨别率的,例如我国著名的风景点黄山、庐山、华山、泰山等,由于视点位置高,视界宽阔,成为人们喜爱的风景名胜,正如王涣之《登鹳雀楼》所留下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的风景就为闭锁风景。

  景物顶部与人视平线之间的高差越大,闭锁性越强,反之则越弱,这也与游人和景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闭锁性越强,距离越大,则闭锁性越弱。闭锁风景的近景感染力强,四面景物可琳琅满目,但长时间的观赏又易使人产生疲劳感。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内的风景均为闭锁风景。

  另外,闭锁风景的效果受景物的高度与闭锁空间的长度、宽度的比值影响较大,也就是景物所形成的闭锁空间的大小,当空间的直径大于10倍周围景物的高度时,其效果较差,一般要求景物的高度是空间直径的1/6~l/3时,游人可以不必抬头就可以观赏到周围的建筑,如果广场直径过小而建筑过高都会产生一种较强的闭塞感。

  在国内,古典园林理论已发展成为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品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认为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另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快捷方式,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同时融汇贯通,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我国古典园林中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成就的。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园林设计,天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合一代表人与自然本是同根同源的,不可分割的。

  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借助于假山、奇石、幽径、流水营造出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境界。园林中的建筑物常见有亭、台、楼、榭、阁等,房屋之间用长廊贯通,假山、石头、流水则配合建筑物组成富于韵律美的园景。和西方园林不同的是,中国园林设计含蓄抒情,它不象西方园林一目了然,而是以曲为贵,强调移步换景之妙。园林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景中带画,耐人寻味,平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收敛,无论是大园子还是小园子,都变化无穷,各有特色。

  著名的皇家园林——北京的北海,早上金代,这里建立金中都时,就已经在玉华岛上建造离宫了。现在的北海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形态。北海多建园中园,如画舫斋、静心斋等。这些小园子是江南庭院式园林的翻版,皇家园囿其实是取自江南私家园林和自然山水风景,除了北海,还有颐和园的昆明湖,取自杭州的西湖,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取自浙江嘉兴的南湖烟雨楼,还有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取自无锡寄畅园,所以曾有一说为“江南园林甲天下”。在经过皇家御用工匠之手后,园林都处理的很具有艺术特色。以画舫斋为例,其中古柯庭一处,采用对称和非对称相结合的手法,使室内和室外空间虚实相同,左右均衡,曲直互通,其建筑空间的营造手法和艺术情趣确有独到之处。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水体的聚散、开合、收放、曲直极有章法,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此外,它还极其注重水体的配合组景,重在表现其静态美,动也是静中之动势。

  现代景观中的水景处理,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动态美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动态水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方面,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们,已给我们做出了诸多精彩的示范。如著名的伊拉?凯勒水景广场,跌水为折线型错落排列,水瀑层层跌落,最终汇成十分壮观的大瀑布倾泻而下,水声轰鸣,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水景,不失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至于尺度巨大的水墙、水台阶,造型各异的音乐喷泉等,在我们的视野中更是随处可见。

  山石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山石在园林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造景和实用两部分,可以与园林其他要素构成变化景致,弱化人工痕迹,增添自然情趣。

  园林置石或使人感受到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或营造一种和谐氛围,满足人们渴望宁静,回归自然的愿望。

  山石与建筑相结合,可弱化建筑物僵硬的线条,使其复杂多变,常见的处理手法:踏跺、蹲配、抱角、镶隅、及粉壁置石。山石还常与植物组合配置,植物以柔和的线条弥补了山石冷若冰霜的气质。

  利用山石组织空间具有自然和灵活的特点,还可与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结合使用。例如某些依山建筑的园林,常可部分地运用建筑、部分地利用较为陡峭的山坡或峭壁共同围合成较为封闭的庭院空间。即使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也可借人工堆叠的山石作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共同形成庭院空间。

  追求自然曲折作为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之一,几乎贯穿于造园手法的一切方面。例如园林中的水池,一般都取不规则的形状,不仅如此,连池岸处理也务求曲折而忌平直。为此,多以山石做成驳岸,或使山与池相结合而形成“山池”。以山石做成驳岸既可加固岸基,但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而呈各种犬牙交错的形式。这样,在水、陆之间就似乎有了一种过渡,而不致产生突然、生硬的感觉。驳岸处理一般遵循:转折要自然;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应搭配巧妙;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并具有不规则的节奏感等原则。

  植物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现园林风格,代表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如山姿雄浑,苍松翠柏;水态轻盈,池中放莲;岸边植柳,柳间夹桃;悬崖峭壁倒挂藤本;窗前月下见梅花含笑,竹影摇曳;还有移竹当窗、槐荫当庭、栽梅绕屋等等,寄托了丰富的情感遐想,这些设计手法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另外,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芳香、声响、风韵之美成为观赏特性极为丰富的内容,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创造园林意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传统手法。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因此,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景观的设计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植物,用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体现出不同的景观寓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扬除上述设计理念和手法外,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则是上述借鉴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内涵部分。中国现代居住建筑风格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意境”二字。传统的中国园林是文人造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都十分强调其中的意境,而中国古典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所有手法,包括空间、视线、植物、小品、水体等等都是为了表达各种意境,所表达的意境是造园的立意、主题、品种和情趣的集中体现。因此,现代中国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体现中国文化的神韵,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提高整个居住场所的文化品位。这种开放性的设计格局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营造中是比较普遍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手法已经完全超越了古典园林的手法,或者说是借鉴了国外的造园手法。

  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借鉴和运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得到全新的诠释和发展。我们可以相信,一门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学将在现代景观的发展中逐渐充实、完善和成熟。因景生境,无所不在的人居美好环境将是景观设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1]许启伟.论诗情画意在现代园林中的体现[J].新闻爱好者,2010,(3).

  【前言】: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不断地将现代以及古典进行比较联系,以便进一步的发展园林的设计技术,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加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园林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具体的介绍古典以及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情况,让读者初步了解现在我国的园林设计的相关情况。

  提起古典园林,大家会想到什么,是江南园林的一步一景,还是北方园林的皇家气魄,总之无论哪种古典园林都带给了我们视觉的感动,以及精神的享受。我国的古典园林不仅仅被国人推崇,就连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可小视的一颗明珠,被世界人们喜爱与认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也被世界认为是世界园林的发源地,是世界园林之母,享有极高的赞誉,让我们的民族的文化更为丰富,更为多样,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园林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却又历久弥新的一门艺术,从古代到现代园林艺术令许多文人雅士神魂颠倒,也给我们视觉享受,所以不管何时我们都必须遵守园林艺术的原则,不能脱离了它,一旦脱离,我们所进行的园林设计也就没有精神了。所以现在一般说的园林艺术的精神就是从古典园林而来的,古典园林可以说是现在我们所进行的园林艺术的来源,我们永远不能远离他,脱离他,必须重视古典园林的设计感。

  但现在有一个人摆在我们面前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有时并没有被注重起来,并且现在环境与古典园林还是有不太适合的地方,所以如何发展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于现在的园林设计中,不违背园林设计的精神,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追求的,必须关注的热点。但是现在古典园林设计适用的环境良秀不齐,地区发展不均衡,这不仅仅有损于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发展,不利于园林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现在处于初步阶段古典园林设计的保护,再开发技术还不够成熟,实施的还不是很好,有效的保护古典园林不仅仅可以保障利用古典园林设计技术建造出的园林建筑能够建造的更为符合大众审美,给人美的享受,还可以使得古代建筑的古典园林建筑能在长时间内,不惧风雨的冲刷,不惧环境的变换,都能保持一个环境优良,外观精致的古典园林建筑。

  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注重建筑与自然相结合,使得建筑不断展现出生态美学,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以及精神的愉悦。所以现在我国在建筑现代园林,并且在设计现代园林时,越来越与时俱进,与现代人的理念相结合,继承着古典园林设计的优点,不断发展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不断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现代园林建筑。

  我国提出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不断应用生态美学的原则是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可以提高我国国民的园林建筑更体近自然,颐养身心,还可以提高我国现代园林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不断吸收其他国家好的优秀的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增强我国的现代园林设计的综合程度,不断在现代园林建筑行业上占得先机,就是在经济大战中占得先机,有利于我国的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现在摆在现代园林设计的最重点的问题就是我国的现代园林的设计人才并不够多,设计技术掌握程度不够。虽然学习园林设计以及相关人才很多,但是能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能把园林设计技术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设计人才并不多,使得我们在对现代园林进行设计时,不够现代化,发生问题时,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偿失。所以我国应大力加强现代园林设计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发展潜在的现代园林设计人才,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培养一线的现代园林设计人才。并且现在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不均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吸收新鲜现代园林设计知识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地区间的现代园林O计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偏远或者不发达地区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建筑所利用的材料是不同的,现在的建筑材料选择性变多了,比如说现代制作的建筑材料可能色彩更为现代,防腐蚀性强,所以现代园林设计时,可以更符合现代的要求,古代可能会因为建筑材料受限。但是有时可能现代是因为工厂制作,所以现在有的建筑材料虽然可能更坚固,保留时间更长,但是却缺少了精致感,没有古典园林的精致美,所以这也是现代园林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设计的不同点在于材料不同,选择面变宽了,但是精致却少了。

  在新形势下的园林设计,不能在故步自封,不能只是传统的思维,我们要不断的开拓思维,发散思维,不断成长我们的园林设计的风格,因为现在我国已经入市多年了,我们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我们现代园林的风格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园林的含蓄美,并且也越来越简洁大方,越来越西方的影子,风格将东西方融合起来了,如果老是仅仅利用传统的风格来进行园林设计,我们的园林设计的技术是不会进步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的遵守创新风格的原则,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园林设计的风格,进而促进整个园林行业的发展。所以古典园林设计与现代园林设计不同点在于风格已经不同了。

  我们现在大众对园林设计的风格的喜爱不太一致了,或者有些出入令人,每个人对园林设计的风格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形、地域、绿化等等特点出发,最好能将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城市园林设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古代与现在相同的地区已经变得不同了,有的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当地的需求也不在相同了。并且现在也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对当地的财政收入进行调查,不能为了不断实现太过完美的园林设计而劳民伤财,对当地的经济造成影响。所以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不同点,在于现在与古代的需求不同了。

  我国也应尽快提出加快解决在发展园林设计时遇到的问题的发展的措施,不断坚守提出的园林设计的原则,不断提高园林设计技术在园林建筑工程中的利用率,使用率,有效性。真正实现园林建筑不仅仅是在初见时令人惊艳,还能历久弥新,给更多人以视觉以及精神上的感动。园林设计技术为我国园林建筑行业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服务,进而加快我国经济的更为快速、安全、稳定的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王态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之间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各个城市地域特点。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充分的考虑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严格的遵循地域特色同时也突显出地域特点,通过有效的园林绿化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枕头的生态价值。不仅如此,在进行植物选择的时候需要有效的进行当地作物的选择,最好是不选择外地作用,从而确保生态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一定要引进外来物种,需要满足相关生物群落的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植物的按照。另外还需要确保种植的植物和周围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状态,加强植物的种植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没关系,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生态学原理,同时也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将其人们的参与性融入到其中,能够提高枕头的观赏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参与乐趣,有效的融合没关系和渗透性,提高景观效果,达到生态的作用。

  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多个方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材料,会进行相依的修护工作等,为了更好的确保园林效果,合理的控制成本非常重要。坚持节约资源的理念。首先,需要节约水资源。对于降水地区比较少的地区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可以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应用,包括空心砌砖、修建蓄水池、间隔铺砌等,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水资源,降低浇灌费用。其次,进行园林工程设计的时候不需要很多的路灯,而且对于路灯的瓦数也不需要太高,能够照明即可,方便人们生活。通常情况下每个草坪灯之间的距离范围是控制在7~11m,每一个灯柱之间的距离的范围是在26~31m,而对于路灯的瓦数范围是在35~40W即可。对于园林设计中加强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控制节约资源,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2)控制园林工程的水池规模。对于园林工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水池,水刺需要管理和维护资费,因此合理的控制该部分非常重要,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池过大的现象出现,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技术得到发展,新材料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会应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对于新材料的应用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在园林工程中应用新型材料,能够提高整体的景观视觉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园林欣赏价值。而对于金属材料、陶瓷透水砖等一些新型材料也具有很多优势,加强这些部分的管理,能够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的园林景观设计水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园林工程生态化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园林绿化景观的情况也直接代表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情况,因此加强绿化管理非常重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进行园林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植被成活率,从而能够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盲目的引进外地植物或者国外植物,就算能够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其在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很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从而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包括不易生长、病虫害对抗性能较弱等问题。(2)设计要兼顾今后的管理。在绿化设计的时候要有效的防止生态破坏情况,因此需要有效的结合行道树及两旁绿化种植,合理的进行植物种植,尽量降低人为的破坏,方便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3)设计中应注意生态平衡。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园林植保因素,对于这个过程需要科学的进行设计,从而降低生态平衡情况。在园林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的选择植物,注意植物层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

  在园林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主要是以人为中心,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从而能够更加的体现人性化效果。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愉悦人的心情,同时将其这种感觉进行升华,从而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遵循以人为本,因此以人为中的设计是设计的主体和目标,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融合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对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不断的拓展设计内涵,现代园林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从而能够提高园林设计效果。总之,加速推进我国的园林城市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居环境质量。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不断提高水平,对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反复推敲,创造出温馨的环境。

  [1]刘凤梅,陈丽敏,卢凯,葛丽俊.园林管理设计理念在园林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4,(15):46.

  [3]范桂花,许七婵,李勇.论便于园林管理理念对园林设计的影响[J].农家科技,2011,(S3):32-33.

  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离不开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而作为组成部分的必不可缺的设计要素,园林小品起到的作用和能效不言而喻。在现代园林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之中,园林小品以越来越现代化和创新化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不管是公园、花园、广场还是城市小区之中,总能发现它的存在。

  园林小品是指在园林景观中,主要提供给人休息,兼照明、装饰、展示、园林管理等功能,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园林小品一般体态轻巧,造型独特,富含艺术气息,它在景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使用性能。园林小品虽然体量较小,但是它们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空间环境中。

  可以移动的花卉盆栽、花钵、花瓶,各种景墙、花架、雕塑、景观水池、景窗等。

  方便清洁环保的饮水泉、洗手池、废物箱,垃圾桶,提供通讯的公用电线、个性化的小品

  有些景观小品不作为功能使用,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新奇的思维和创意,起到使园林文化奇特稀有的作用,如文化创意墙等。

  园林小品几乎都具备造景的功能,因为它们本身就具备造型艺术和观赏性,在设计的时候,也是遵循一般的美学原理,从而创造出具有造景功能的园林小品。尤其是当这些园林小品组合在一起,融入自然环境中,造景的功能就更加强烈。

  使用功能也可以称之为“实用功能”,很多园林小品的创造就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而设计的,例如常见的有亭、台、楼、阁、廊、水榭、圆桌、圆椅、圆凳等,有的可以提供纳凉和赏景,有的提供休息,有的提供遮风挡雨。公园小区中的健身器材供人们健身活动,娱乐设施可以让小品在游戏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到了晚上就有提供照明的园灯,这些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如在半开敞式庭院阳台的一角,布置简单的绿色植物景观小品,绿意盎然的植物顿时给庭院带来了生机和美感,在阳光飒爽的夏日,斜靠或躺在靠椅上,立起的遮阳伞带来海洋的风情,而脚下的绿色的景观小品则带来了心底的惬意和舒畅。

  园林小品的功能除了造景和使用外,还可以方便信息的传递,像一些宣传廊、宣传牌起着宣传和教育的作用,通过它们,人们可以阅读到各种各样的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小区通告、文体娱乐信息等。优秀的景观小品具有特定的艺术气息,这些园林小品一般设置在道路两旁、城市小区、公园入门口等地方,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生活风貌,打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各种园林小品通过组合和搭配的形式,和自然环境相融合,来突出景观主题,引起人们各方面的关注。主题的内容可以是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关注社会百态、传达人文思想等等,由此产生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改良景观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艺术品位和思想境界,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现代园林景观的塑造更偏向于人文意念,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等特征,使得空间环境具备朝气和活力,人文化趋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日益明朗。毕竟城市的居住对象是人,所以园林小品配置着重点应该从人的需求方向出发,以人性为核心,以人文精神为枢纽,以体现人的价值为要诀,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寻求人与空间,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人性化的设计方式。

  现代园林小品设计更加重视人体生物工程,考虑到人对不同物体形态的舒适程度,利用感官效果力争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达到对空间环境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在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行为特征和身体特征,如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的公共设施要考虑到人使用的方便。

  人的心理是多种变化的,每个人都有防备心理,尤其是在公共环境之中,同样的也需要私密性。在景观小品的搭配上,必须考虑到园林小品的设置和布局的样式是否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例如圆凳的设计是条状的、单个座位的、还是围坐式的呢?这些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设计的构思需要考虑景观小品的使用者是一个人观景还是多人坐下交谈。

  在对园林小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标准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对它的造型、色彩、材质、体量、比例和尺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园林小品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观赏。成功的园林小品可以反映出当代精神面貌,体现城市特色、反映历史文化。园林小品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特色的民族元素和代表中国的文化特征元素,这样的园林小品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才更能受到大众的欢迎。

  园林小品不单单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它作为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环节,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园林小品由不同的细节所组成的,体现着城市风格与人文特征。它用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功能、完美的细节设计等等的诸多优势取胜,使得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它折射出园林文化的光芒,反映出一种审美情节。现代的景观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园林小品的功能作用,合理的运用美学原理,科学的配置园林小品,使园林小品在园林景观中大放异彩。

  [1] 吕晋生.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运用研究[J].山西林业. 2011年05期

  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倡导更加健康与绿色的生活理念,园林本身就承载着城市的功能,是为“人服务”,所以人们要求园林的设计要满足娱乐休闲、放松心情的生理与心理需要。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中也更加注重人文思想的运用,不管是融入和谐理念、生态理念、风水理念,园林的最终体现的主题思想还是“以人为本”。不管什么样的园林设计理念,只有设计出既可以让人们有自然归属感,又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的舒适、安全、生态、怡人的园林,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园林。施工人员须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操作,俗话说“按图施工,天经地义”,园林中亭廊花架等应严格按图施工,而植物栽植、假山塑造、艺术小品等的施工,若生搬硬套按图施工,则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是始终贯穿其中的,而且现代的文化业深受“和”的思想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提出是最好的证明。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也常常将和谐的理念应用到园林施工的设计中。1.自然与人的和谐园林其中的一个功能是美化、装饰城市环境,其作为城市规划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园林的功能归根到底是为人们服务。所以,园林施工的设计总目标应该是提供一个怡人、休闲、生态、舒适的园林给游人,满足人们对娱乐休闲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设计当中,就应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与理念。在环境的设计上从人们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感觉出发,设计出可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要求的交往沟通场所与活动空间。首先,要考虑人们接近园林的心理,即园林的基础设施、绿化植物等都需让人们有亲近感。因此,需要设计便利的入园通道;可供人们交往的公共空间(应充分考虑遮阳等情况);广场、儿童游乐园、道路、植物景观等在设计时都需考虑清楚位置的安排及当地的气候条件,从园林的整体环境出发,科学合理地构建园林的娱乐设施及植物景观,以促进人与园林环境的和谐发展。2.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园林中包括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只有两种达到和谐、相辅相成的状态,才能凸显园林的特色,进而彰显出城市的文化精髓。所以,在园林施工设计时,应结合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美与文化景观的内涵美,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比如,可将一个城市的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科学技艺等成果反映在园林景观当中,展现城市自身的区域性与民族特色。例如,南方的园林,多讲究素雅、曲折、幽静、朴实,苏州园林就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北方的园林则趋向华贵、宏大、色彩鲜艳等,如颐和园。总之,园林这个窗口应同时向人们展现自然景观与特色文化,显示城市的魅力。3.人与人的和谐人类的存在就是在环境中生存,环境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应将人与人和谐的理念融入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是让人们在园林的休闲场所与交往空间里能够自由嬉戏、平等交流、友好交往,所以在园林中需要设计这样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沟通平台,供人们亲水、休闲、嬉戏、亲昵、交流等,以实现动感空间的互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现代园林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讲究生态效益,以追求“山青、水绿、景美、人和”为园林生态环境的目标,充分开发自然的生态景观,达到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目的。园林设计中讲究原生态设计,其根本出发点就是重复使用资源与促进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师通常会采取这样一种景观生态设计方法:保留并再利用园林场地中的原有元素与材料,以节约能源,节省成本。重视选用本土的植物与当地的材料。例如,灯光照明材料的选择上,传统的园林设计中造景灯常使用大功率的探照灯、泛灯光与大面积的霓虹灯或是彩灯,虽亮度高、景观效果好但耗能也高,浪费了能源。所以,应高度重视节能灯在园林中的应用,可实施“亮化工程”与“夜景工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讲究师法自然,即是尊重生命规律,顺从自然条件,尽量避免明显的人工痕迹,还应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性生态系统。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应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与大自然相似的起伏地形表象,让人们产生亲近感。所以在设计当中,应全面了解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保护好原生态的地表土,做好生态恢复的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影响园林景观的美感,营造出建筑、生物与人的和谐共处的环境氛围。园林的生物选择要反映其区域性,要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区域特点,综合考虑城市的环境因素如水、温度、阳光、土壤及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并要注意不同植物的排斥关系,选择合适的物种,并注意绿化植物的搭配以保持植物的生态平衡。此外,应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并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如太阳光、自然风以及雨水等,达到节能、环保、生态的目标。例如,可在园林中修建蓄水池来收集雨水,经过滤处理后可用于灌溉绿化植物,有利于节约地下水与城市用水,充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风水学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园林设计尤其是古典园林中都有运用到风水学的知识。如绿化植物的配置、栽种的方位等都有渗透着风水学的内容。1.绿化植物的配置讲究均衡性风水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阴阳原则,反映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就是要求植物要均衡。例如,乔木、灌木、草本、藤木植物之间的搭配要达到平衡,即既要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也要表现出植物造景的层次感。所以,进行植物造景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花期、喜阳喜阴等)、气候条件、土壤等因素,搭配出均衡、错落有致的植物。2.绿化植物的种植方位“前不栽杨,后不栽柳”“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左树右无,凶多吉少,右树红花,娇媚倾家”等系列的风水口诀,都有反映在园林绿化植物的栽种上。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讨该风水知识,有的确实是一种迷信的表现,如榆树防鬼、槐树招财则是为了满足人们避祸讨吉利的心理需求。但有些风水说法还是有一定的自然科学道理的,如东方植桃杨是有科学性的,我们都知道日出东方,桃树属于迎春开花较早的植物,向东栽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利于开花;又如风水学上讲究门前不宜栽种密林或者大树,以自然科学解释是因为大树或密林会阻挡阳光的照射,所以不宜在大门种植,但房屋的两侧是可以栽种树木的。

  刚施工完的园林景观还只是作品雏形,接着便进入养护保修阶段。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设计师应经常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来解决,这对于提高自己以后的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施工单位也可以在这一阶段认真进行总结,看看有无很好地贯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改进或与设计师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影响设计效果的地方,对提高以后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当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工程竣工后这一阶段做到设计与施工的结合也很有必要。

  [1]蔡如,黄树钦.居住区架空层园林营造探讨[J].中国园林,2002(2).

  [2]李颖.科学性与艺术性:一个都不能少[J].中国花卉报,2008(27).

  现代的园林在向着一体化的风格发展,整合了功能以及空间组织的现代设计。在设计中对良好的服务或者使用功能的追求,如:为人们休息或散步、聊天或晒太阳等一些户外的活动提供非常充足的场所与场地,把人们交往与生活中的行为要求充分的考虑了进去,追求的不再是繁琐的装饰,反而对平面的布置、对空间组织的形式有了更高的追求,设计的手法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形式的创造方面,在现代各种主义以及思潮的纷争的条件下,现代的园林设计把之前没有的自由与多元化的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另外,很多设计师还是把传统的设计做为基础,在造型中依然使用理性的方式进行空间的探索。

  在各种影响下形成了现代设计的基本的特点,有强烈的构图,简洁的几何线条,以及形式自由多样。园中植物是一种造园的素材,与传统的庭院中的绿值有些区别,植物的美在于自然形态,很少是人工修剪的,采用流动的线形或者形体产生更加明快的空间,并不只是采用轴线或视线对空间进行组织,对经济可行性以及空间的多用途性更加重视。

  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园林方案在设计中存在的特点有创作性、双重性、综合性、社会性与过程性。一是创作性,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不但需要主体具备的想象力,还需要开放的思维。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园林绿地设计时,会有很多矛盾与问题存在,只有主难如发挥创新的意识与创造能力,才能做出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奇的形式的园林作品。而对于刚开始学习的人员来讲,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专业的重要基础与目标。二是过程性,在设计风景园林中,要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调研,并且要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要敢于思考,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众多的论中选择较好的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改进、发展的过程。三是社会性,对于城市空间环境而言,园林绿地景观是其中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种特性对园林的工作者的创作也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平衡社会的效益以及个性的特色。首先要找到一个可行的切入点,才能做出体现人性的作品。对设计者来讲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一直是需要重视的两个方面,方案设计方法一般分为先功能后形式,与先形式后功能,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切入点与侧重点的不一样。“先功能”是以平面设计为起点,重点研究功能需求,再注重空间形象组织。从功能平面入手,这种方法更易于把握,有利于尽快确立方案,对初学者较适合。但是很轻易使空间形象设计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林形象的创造性发挥。“先形式“则是从园林的地形、环境入手,进行方案的设计构思,重点研究空间组织与造型,然后再进行功能的填充。这种方法更易于自由发挥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力,设计出富有新意的空间形象。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统一原则意味着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要能过达成一致,使得各个元素之间都能够形成彼此关联和协调的要求。而变化则说明了在园林设计工作中,各个构建和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却又是一个整体上统一的态势和发展要求。这种设计原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相互交叉、局部变化的模式,但是其前提是必须要统一而有合理,避免了设计工作中出现整体单调和乏味现象,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以为的强调变化则很容易造成整个工作的杂乱无章和毫无秩序。

  由于园林设计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要素众多,其中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形态、色彩和质感方面,从而给人产生强烈的形态感情。是个性设计发挥的基础,主要表现在量的太小、多少,方向的前后、左右,层次的高低、错落,形状的曲直、圆润,色彩的明喑、冷暖。材料的光滑粗糙、轻重等方面,设计中要权衡对比与相似的关系。恰当地利用组景的各要素.使物尽其用,个体为整体服务。

  对称均衡是简单的、静止的,具有庄严、宁静的特点。对称有三种:一是以一根轴为对称轴的两侧对称,即轴对称。二是以个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三是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后的对称为旋转对称。对称均衡是规整的构成形式,有着明显的秩序性,是达到统一的常用手法。

  不对称均衡则是复杂的、动感的.这和形式的对称没有明显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但是它具有相对稳定的构图重心,不对称均衡的形式自由、多样、构图活泼自然、富于变化。我国的百典园林中太多采用这种形式筑山、理水、布置庭院。

  无形空间环境的营造首先在立意。立意可通过匾额、楹联、诗文等形式。点染出园林空间的丰富意境.体现出园林空间营造中对社会环境建立的要求。

  中国古典风景园林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比较重视“意”,即园林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它强调运用多种园林要素:自然界的花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建筑物等人造物以及因二者呼应所产生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这一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影响体现在设计的立意与布局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还是现代城市设计,都以“经营位置”为主要原则,空间及各种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成为设计的最基本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另外,园林设计中香味、声音等的巧妙安排,也可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无论是“留得枯荷听雨声”、“暗香浮动月黄昏”,还是“鸟鸣山更幽”。都为景物增添了许多情趣。

  有形空间环境的营造就是针对场地中一系列客观的、通常是相互矛盾的现状资源。提出一个空间解决方案。一个合理、巧妙的园林设计。首先要抓住原场地中那些真正本质的、内在的、特别是文化性的东西,将它在设计中表现出来,以一种倾向性和具有普遍性的运动规律。反映出有形的空间序列和无形的时间性,使它们体现各自的特性。

  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园林空间组织多采用序列关系。以达到合理地组织人流,进行有序活动的目的。景观序列的特性是景观的连续性、流动性和节奏性。园林设计者通过暗示、引导、夸张等处理手法。使人们在三维空间的环境中活动时,不断被引向某一方向或某一空间,游人的观赏路线应与景物展开、融合的细微变化相一致,通过连续而又不断变化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获得美的感受。设计精美的花坛、石柱或由高大乔木等要素形成的框景、漏景都能起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

搜索